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企业加速行动丨《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新质发展关键词
在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智能化生产线上,一台台机械臂操作机械正加足马力忙生产,一件件产品密集陈列,整个生产流程争分夺秒。生产、检查、包装等环节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马上就到春节了,这正是我们星星商用柜、家用柜一年里产销量最大的时间段。目前工厂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份。随公司产品不断智能化、信息化,我们的制作的完整过程也由传统制造向精细化、精密化、智能化制造方向上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高端机器人、折弯机、发刨机等设备的
。这得益于我们对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长期坚持。”江苏星星冷链科技有限公司总务部部长胡震生表示,2024年星星冷链第二次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商用冷藏冷冻柜的冠军品牌。
公司具备年产400万台的生产能力,是国内单一地区最大的制冷设备生产基地
。在商用专业渠道,公司已积累了500多家核心客户、3000多家分销商,产品涵盖商用冷链、保险仓储、医用冷链、冷链储运等设备。
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产地预冷—冷链运输—终端用户储存的冷链产品生态链。
” 胡震生表示,睢宁县委、县政府重视智能电器产业集群的打造,为星星冷链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政策支持和产业环境。公司入驻睢宁以来,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走进松谷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各类激光切割机有序摆放,各条智能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工人们正一丝不苟地调试组装好的产品。
“调试主要对机器进行编程,让激光束按照编程路径在原材料上进行精准切割。只要提供设计好的图纸,无论多复杂的图案和结构,我们的激光切割机都能完成。”松谷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生产运行经理张刘表示,现在激光切割机应用十分普遍,包括新能源、汽车工业、光伏制造、航天船舶以及工程机械领域都能够正常的使用。产品出厂前要反复调试,确保每台机器都经过精心调试和检验,在交付给客户时能够稳定运行,提供出色的切割效果。
去年,集团把苏州工厂和睢宁工厂进行了统筹合并,所有的金属制造全部转移到了徐州生产基地,今年力争产值翻番。”张刘介绍。
记者从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为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平台科技支撑作用,睢宁不断深化科技助力服务。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市局组织的揭榜挂帅项目,按照企业技术攻关需求,面向在徐高校发布技术需求,其中久祥汽车、松谷激光发布的需求入选“343”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需求榜单。
在开展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签约、合作活动中,完成矿大“中青年博士”挂职睢宁县高科技企业签约事宜,促成中国矿业大学4名高层次人才到睢宁的企业挂职。组织申报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和创业领军人才项目2人,其中1人通过市局、省厅审核被推荐至科技部并完成项目评审答辩,火炬计划申报4人。组织申报省双创团队2项、省双创人才4人,组织推荐省级科技副总4人。
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培育高精尖创新主体,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家,创成省级以上智能智造工厂3家,省级工业网络站点平台、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实现“零的突破”。
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院士工作站、组建创新联合体,携手大院大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个,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0%。
加快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县建设,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增长12%以上。打响“才聚睢宁 智创未来”特色品牌,办好“百企名校行”“淮海才洽会”等活动,新增高层次创新人才56人,让更多“千里马”逐梦睢宁、各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