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特点

  素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美誉的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作为吉林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自1958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老校长王大珩“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图强,以其鲜明的光电特色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在高等学校中独树一帜。

  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项目近900项,包括“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项目,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及高新技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祖国光学事业和国防现代化提供了大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其中,学校承担研制的“9910”工程建设项目受到国务院和的通令嘉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在学校落户,代表着该研究领域的国家级水平;学校承担研制的××信息管理及自动控制系统,为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承担完成的“863”项目××激光通信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野外动态高速激光通信,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航天领域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高新工程建设项目,其成果已应用于“神通”、“北斗”、“东方红四号”、“导航二代”等多个卫星型号。

  随着立项渠道的逐步拓宽和项目层次的显著提高,长春理工大学科研经费年度到款逐年增加。2001~2007年,科研到款经费以年均34.7%的速度递增。近5年来,学校科研经费累计4.2亿元。在研项目数由2003年的117项增长到2007年的573项,累计新增立项651项,申请专利79项,专利授权31项。发表学术论文3371篇,其中被SCI收录197篇,EI收录370篇,ISTP收录178篇。共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国防科技奖17项,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26项。

  长春理工大学缘何取得这些丰硕成果?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该校是国内唯一的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以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为进一步挖掘科学技术创新潜力、激发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活力,学校在突出光电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自主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师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教学。科研与教学并举,在更深层次上促进了科技与教育的紧密结合,逐步构建起了“三大创新体系”,即以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高技术共享为主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在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团队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形成合力,完成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科研项目,取得了骄人成绩。

  作为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石,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的建设水平自然成为一所大学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重要标志。近5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大力加强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上肯于投入,新增仪器设施总值达1.6亿元,获上级创新基地建设经费1亿元。在夯实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积极整合科技资源,发挥光电特色与优势,采取开放、联合的办法,充分的发挥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聚集和培养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防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多次绩效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早已成为展示学校实力和水平的重要窗口。2007年,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标志着学校光学工程学科在科技服务、学术研究、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水平的逐步提升。同年,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成为获国防科工委批准立项的首批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和国防科技实验室体系进一步夯实。

  此外,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省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空间光电技术工程中心、长春市数字化制造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长春市激光加工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学校相继建成,学校自主建设的航天技术研究所、航空技术研究所、光电测试中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学技术创新基地日臻完善。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总装备部创新基金、各军工集团支撑基金和省市基金项目为主的基础性研究,以“863”计划、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备部武器预先研究项目和其他部委计划、省市科技攻关计划为主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国防重大工程型号项目、总装备部演示验证项目、型谱项目、企业技术合作项目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科研布局。而学校科学技术创新基地的不断拓展和完善,日益成为其可靠保障和重要依托。

  人才是创新活动中的最活跃成分,也是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第一资源。长春理工大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科研队伍建设放在事关全局的优先发展地位,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形成新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促进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批稳定、精干、高效的科学技术创新队伍。

  学校现有教授(研究员)122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88名;拥有双聘院士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中央直接管理与掌握的高级专家4人,省管优秀专家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3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主讲教授1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7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总装备部“863”计划咨询委员2人,总装备部专业组专家2人,国防科工委评审专家4人。

  同时,学校实施“兴光人才工程”,大力推进学科梯队和教学团队建设。以姜会林教授为首的光通信、以张喜和教授为首的激光技术、以陈殿仁教授为首的微波通信与识别技术、以曹国华教授为首的机电一体化、以张国玉教授为首的光电测控技术、以张希艳教授为首的光电功能材料、以杨华民教授为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科学技术创新团队相继涌现,以于源华教授为首的生命科学与技术、以赫然教授为首的法学和以王力年教授为首的哲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梯队逐渐发展壮大。其中,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团队入选国防科工委首批科学技术创新团队,获得补助经费100万元,不仅增强了学校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发展的后劲,还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和技术交流渠道。

  随着长春理工大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学校科学研究也迎来了丰富的交流机遇和快捷的信息资源。学校抓住机遇,紧紧围绕激光器、光电材料、激光加工等技术领域,先后与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德国等相关单位开展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学校科研人员在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的同时,勇于创新,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与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联合成立中德激光学院,大大增强了激光加工研究的科研实力。目前该中心已发展为激光加工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激光加工长春市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成为激光加工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及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激光加工研发技术平台。与日本日立医疗器械公司联合成立的中日医用软件开发共同研究室,共同研发医学图像处理分析软件。与俄罗斯合作的酸溶法光纤传像束项目的研究成果正处于转化之中。同时,掺钕钆镓石榴石激光晶体项目也在顺顺利利地进行,其成果将为新型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研制提供重要的技术上的支持。与新加坡AEM公司共同组建了中新永科电子科技开发中心,其研制的YAG(LD泵浦130W)双头激光打标机较普通打标机速度快1倍以上,可24小时连续运行,为国内首创。

  同时,学校积极联合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学技术合作。与长春数控机床厂合作,联合开发高精度光学非球面加工机床。该机床采用了全新的加工原理,加工精度高,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与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光机所等单位合作,共同研制开发特效电影制作技术,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长影二期改造工程。

  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不仅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带动了学校产业工作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的良性互动。2004年,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开始筹备建设,2007年作为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正式批准落成,为学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带来了勃勃生机。科技园现拥有孵化场地2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8户,注册投资的金额1.3亿元,从业人员300余人。2006年实现收入2700万元,利税600万元;2007年实现收入6000万元,利税逾1000万元。科技园将充分的利用学校的学科、人才、科技等综合资源的优势,在未来3至5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吉林省的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培育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学校承接的吉林省及长春市等地方政府研发项目呈逐年上升趋势,科研项目涉及医疗器械、光电技术、材料加工、计算机软件开发等研究领域。通过科研合作,加强了学校、政府、企业之间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和成果共享。

  学校研制的机械密封高速高效高精度加工机转让给长春市密封件厂、吉化公司等17家省内外企业,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磨料成本降低了90%,累计为用户新增产值4亿元。轿车发动机飞轮总成在线检测设备应用于一汽捷达轿车发动机生产线,是生产线上唯一的国产在线检测设备,其精度达到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水平。为一汽轿车公司、铸造公司及技术中心完成的喷涂机器人腕关节研制、铸砂发气量监测仪、汽车动力转向泵动态负载实验台等项目,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50万元。为长春客车厂研制的客车铺椅动态试验台,完成了铁路系统第六次提速对铺椅综合性能的检测试验。

  学校开发的“现代化远程教学软件平台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刚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不久,网站的访问量就已突破2000万人次,在籍考生访问率高达75.6%。吉林省自考办使用该系统年处理40万报考科次信息。该项目2005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被专家们评价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此外,吉林省招生办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电子档案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及自动阅卷系统都已经在省内大范围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科研成果的研发和应用无疑对吉林省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以及教育和科研互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把创新的思路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融会贯通于教学当中,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长春理工大学围绕“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积极探索,逐渐完备光电技术学科专业体系,为培养军地两用、创新应用型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长春理工大学结合光电学科特色和优势,先后成立了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和国防科学技术学院。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的组建,开启了吉林省高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先河。学院坚持王大珩先生一贯倡导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人才教育培训之路,把握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规律,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上,学院增加了创新模块,通过推陈出新法、聚合抽象法、循序渐进法、生疑提问法、集思广益法等方法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惯性,提高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的能力。同时,学院开设了创新方法学课程。把工程设计目标分解为多个小目标,把技术问题分解成一系列的基本问题,把处理问题的很多方法分解为基本方案库。训练学生应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设计产品,提出多个设计的具体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2007年,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创新实验区。

  同时,学校充分的发挥国防特色和优势,在整合现有国防学科专业和科研资源的基础上,在国防科工委共建院校中率先成立了国防科学技术学院,大大增强了国防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国防科学研究的目的性、系统性。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吉林省重点建设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吉林省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联合)和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设立,均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创新型人才教育培训道路上的有益尝试。

  这条道路上,铭刻了理工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也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回忆与足迹。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优异,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特等奖4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127项、三等奖222项,省一等奖53项、二等奖120项、三等奖99项。

  回眸建校五十载,长春理工大学从“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中一路走来,科研力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国防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跨越崭新的历史起点,在科学技术创新的伟大征程上,理工人正满怀豪情、开拓进取,向着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高歌前行。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