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产品到输出生态——楚商“出海”如雨后春笋

  宜昌繁华滨江地段有栋橙色建筑,这家名为“橘子元宇宙”的酒吧是湖北首家脐橙主题西餐厅,由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以下简称屈姑国际)屈姑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玲玲操盘,现在慢慢的变成了宜昌著名网红打卡点。

  屈姑国际以脐橙为核心元素,开发出橙酒、橙醋、橙粽、橙饼等柑橘加工产品,产品远销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前三季度,湖北省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4347.8亿元,增长29.2%,占同期湖北省进出口总值的70.4%。慢慢的变多的楚商从长江之畔,走向世界舞台。

  秋日的傍晚,“橘子元宇宙”酒吧人影绰绰。40公里外,屈姑国际外贸仓库,一箱箱鲜橙、罐头及柑橘加工品正在出库,运送至宜昌港后,发往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

  “今年以来,我们整体销售上涨达38%。”李玲玲向支点记者介绍,公司在秭归累计投资5.8亿元建设了8个脐橙加工厂,实现脐橙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

  近几年,屈姑国际频繁参加海外展销会,深入研究当地居民的饮食上的习惯。东南亚客户青睐鲜橙,屈姑国际用多项鲜橙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将货品损耗率大幅度的降低;日韩客户看重农残检测,公司建设有机橙基地,推行虫草害物理和生物防治。

  经过不断琢磨客户的真实需求,屈姑国际脐橙系列新产品在海外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中东、塞舌尔、菲律宾等地的采购客户争相下单。

  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下称青翠源)总经理钟美琳感慨,2013年,公司在摩洛哥调研发现,当地人喜欢茶饮,年茶叶消耗量可达8万吨,但90%茶叶依赖进口。瞄准商机,公司在摩洛哥建立了贸易加工中心、5条生产线吨,带动鹤峰茶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达35%。

  如今,青翠源注册的“SAHA”和“PANDA”等品牌已成为摩洛哥茶叶名牌,并销往加纳、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等10多个非洲国家。2025年1-8月,公司实现出售的收益6100万元,出口创汇260万美元。

  跨山海,竞全球。一批硬科技行业楚商的出海意识也在快速提升,华工科技、骆驼股份、东贝集团等湖北上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为湖北科技公司出海的先行者。

  华工光合是华工激光全资子公司,在温度传感器、光通信器件、激光雕刻相关这类的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市占率均全球领先,公司敏锐捕捉到欧美DIY文化的盛行,将工业级激光设备改良成家用版本,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在家进行创意制作。

  华工光合总经理曹银品对支点财经记者介绍,海外对低成本激光加工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开拓力度,在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等设有店铺。公司的激光打标机、切割机、焊接机等小型工业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喜爱,客户也从B端的企业和工厂,延伸到C端的个人用户,累计销售金额超过1亿元。

  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正将“高技术”淬炼为“高价值”,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楚商硬科技出海生态。

  今年,骆驼股份重新梳理海外主机配套业务拓展思路,进行专人管理与定向开发,获得了7个海外配套项目定点,包括上汽(泰国)、长安(泰国)、奇瑞(印尼)、三一(印尼)、宝马(美国)、本田(美国)、马来宝腾等项目。依托马来西亚工厂的本土优势,与38个网络在线营销客户达成合作,客户数量较去年同比增长72%。通过花样拓展海外“客户圈”,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79%。

  成立于2012年的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集高性能定制电脑研、产、销、服务一体。公司联合创始人唐小景表示,海外市场电脑产品比较单一,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却很丰富,公司切入了一个很小的赛道——高性能电脑定制,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远销130个国家和地区。今年第一季度,其亚马逊美国站月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93.9%。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舞台中,一批又一批领航者先行先试,为楚商出海趟出了一条条可行路径。

  在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教授张天顶看来,楚商近些年在海外发展的迅猛势头并非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

  去年,中国的对外投资保持强劲势头,达到了1628亿美元。楚商在此时抓住了重要的窗口期,加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投资领域也逐步从传统的资源型项目转向了先进制造和新能源产业等前沿领域。

  湖北已成功培育出世界级的“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集群,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本土产业优势显著。楚商海外投资,带去的不仅是资本,还有本土产业优势的自然延伸。

  楚商联合会、省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省新丝绸之路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会等组织,将楚商锻造成为一个协同行动、强大的商业联盟,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同时,“楚商大会”“华创会”等常态化的活动,广泛团结海内外楚商,有效提升了湖北和武汉的国际形象。

  “从传统的商品出口转向更为深远的生态系统输出,楚商的全球竞争力正在发生结构性升级。”张天顶说,这个转变意义重大,标志着楚商正从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逐步转向引领者。

  李玲玲建议,楚商出海首先要学会主动融入当地文化,打破人才壁垒,积极招聘当地工作人员。楚商海外发展中,人员匹配要以‘内地+海外’的组合搭配法则,照顾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增加企业报关报检通过的成功率。前期调研时,公司能够多参加海外的行业展会,全方面了解行业动态。可以让工厂产线先走出去,从建设海外仓入手,提升海外发货周转速度。

  “有了充分的市场调查与研究,企业才可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市场,产品才会更符合当地要求,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会降低。”钟美琳强调,企业一定要坚定“走出去”决心,勇敢试错方能不断强大。

相关新闻